个人图书馆-随求小筑2023-06-04 11:43:01
有人将叶嘉莹看成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,她站在讲台上,美得就是一首诗。
(资料图片)
她将那些不朽的诗篇之美讲给学生,她讲得很美,讲得很认真,她想让人们去看到诗歌里那不朽的精神,想让人们的灵魂因此得到滋养。
可是,越来越多的人问她:
“叶先生您讲的诗词很好听,可对我们实际生活有什么帮助呢?”
叶嘉莹很不解,她讲了这么多有意义的东西,人家却觉得这没用?
她无奈、叹息,然后回答这样问的人:
“你听了我的讲课,当然不能用来评职称,也不会加工资。
可是,哀莫大于心死,而身死次之,古典诗词中蓄积了,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、智慧、品格、襟抱和修养。
诵读古典诗词,可以让你的心灵不死。”
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有用,这是一种时代现象,也是一种时代悲剧,因为单纯追求有用,只会让人成为有用的工具,成为一个机器,而不是一个完整的人。
可悲的是,越来越多的人都被困在有用的笼子里。
庄子说:
世人皆知有用之用,而莫知无用之用。
所以,有什么用?成了很多人做事准则,也成了衡量的标准
怎么才是有用呢?
在很多人眼里,能赚钱才是有用,能让自己加官进爵、升职加薪,那才是有用,否则,就都是无用的。
庄子的有个朋友,叫惠子,他种了一种大葫芦,却因为这大葫芦没啥实在的用处,就觉得是废物,摆在那里还会让他心情不好,所以,他把葫芦砸了。
那么大的葫芦,为什么没用呢?
因为葫芦皮又薄又脆,用来装水不行,切开当水瓢也不行。
在惠子眼里,这玩意活着浪费空气,死了浪费土地,他向庄子抱怨:
“因为它无用,我把它砸了。”
可庄子并不觉得葫芦无用,他很唯心,很浪漫,他说惠子笨,有这么大的葫芦,居然不用来做腰舟,浮游江海。
庄子的话,让惠子很不服气,就像他家那棵臭椿树,大而无用,一点实际用处都没有。
原来,惠子还有一棵很大的臭椿树,但既不合规矩,也不中绳墨,在木匠眼里,毫无用处,连看都懒得看。
这种毫无用处的东西,在它身上浪费时间干嘛,他觉得庄子的话就是这样。
可庄子觉得,这棵树虽然没用,但也因此可以好好活着,长成大树,夏天人们还可以在树下乘凉,这怎么能说是没用呢?
人活着,就是为了能像这棵树一样,活得好。
这棵树为什么活得好?
就是因为无用,它不是良材,就没木匠打它的主意,所以能不受伤害地成长,不像那些可以成为好材料的树,要被砍去卖了,这就是它求有用的下场。
同样的,一个人追求有用,想赚钱,他就要为钱而苦,他想成名,就得为名而累,他追求有用,就得为有用所累。
在你拼死拼活赚钱的时候,可能忘了好好享受生活,在你担心自己利益受损的时候,你就得费心维系,等你真正获得了这些东西,你又担心有朝一日会失去。
人生在世,要想活着,你不考虑物质,那是不可能的,因为每个人活着,都需要吃喝拉撒睡。
只看到无用,只追求无用,是不可能活下去的。
在《山木》里, 庄子和弟子在山间行走,看见大树,因为无用而长得大,庄子对弟子说:
这棵树因为无用而得享天年。
从山里出来,庄子带着弟子前去朋友家,朋友盛情招待,家中有两只鹤,打算杀一只款待庄子,仆人问:
一只鹤会叫,一只不会叫,杀哪一只?
朋友说:
杀不会叫的。
离开后,弟子问庄子:
山里的大树,因为无用而得享天年,可主人家的鹤,却因无用而死,我们该如何做人?
庄子说:
在有用和无用之间,顺应道德,随意漫游。
有用,是生之所需。
无用,是意之所游。
单纯求无用,人是没法活下去的,所以还是要有点用,就像庄子,钓鱼,没钱的时候,回去找人借,他还做过小官员,这些都是有用。
人追求有用,是为了获得生活的需要,可人活着,需要的不仅仅是面包,所以在有用之外,还要追求无用。
无用,是为了让我们活得更好。
我们所读的书,我们所持的正义,看起来虽然没什么用,但它却让我们的精神更加丰富,让我们灵魂更加饱满,从而获得更好。
就像蔡康永说的:
“人生最重要的东西,其实大都没有什么用:爱情,正义,自由,尊严,知识,文明。”
这些无用的东西,是让我们在有用之外,获得精神的享受,不被物质奴役,不被有用所困。
放眼世间,大多数人都为物质所累。
他们想要更多的物质,就要想让自己变得更有用,这就让人的生活越来越卷,因为当你身边的人都更有用了,而你如果不变得更有用,就会被淘汰。
而他们一旦得到了,就又放不下,担心失去。
内卷因此产生。
追求物质,是没有尽头的,有多少都觉得不够,有多少都觉得还差一点,他们担心生病了没钱看,担心出现意外没饭吃,当然,他们也不敢想象自己可以换一种方式活着。
鲁王贵为异国之君,却经常烦恼,可是市南宜僚一介布衣,身无长物,却很逍遥,他去见鲁候,问鲁候为何忧虑?
鲁王说:
我学习先王的治国之道,敬鬼尊贤,事事亲力亲为,不敢有所懈怠,可即便这样,仍然不能免除祸患,这是为什么?
市南宜僚说:
您消除祸患的方法太浅薄了,狐狸因为自己的毛皮,即便小心谨慎,也不免遭到祸患,其实它没什么错,可是自己的毛皮却给它带来灾难,如今,这鲁国不就是为您带来灾难的珍贵毛皮吗?
一句话,你把鲁国塞在自己心里,怎么能不忧虑呢?
市南宜僚还告诉鲁君,有一个地方,人们淳朴善良,寡欲少私,生活自由自在,你要是在这里觉得烦恼,那就去那里吧。
鲁王开始担心了,那个地方那么远,我没车没船,怎么去啊?
市南宜僚说,这不是问题,只要不贪恋权势财富,人人都可以去。
解决了一个问题,鲁王的担心却又多出来一个,路途遥远,我没有朋友,没粮食,怎么办?
市南宜僚告诉他,减少花费,节制欲望,就可以自给自足,人人都不用假求他人,人人都可以到达。
鲁王就是当今的我们,追求有用,担心各种问题,所以他活得一点都不开心,而庄子想告诉我们的,就是我们要想活得开心,就要有点无用之心态。
换句话说,只要我们愿意,我们随时都可以享受生活。
可大多数人都不敢,因为他们舍不得,因为他们放不下,因为他们还没有看到“无用”之美好。
人活在世间,单纯求有用,人就成了有用的奴隶,活得太累,单纯无用,生活又如同无根之木。
怎么办?
以无用之心,做有用之事。
就像庄子说:
人能虚己以游世,其孰能害之?
简单点说就是,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,有些事情,你做好了就行,至于结果如何,要坦然接受,因为并不是你做了,就能有好的结果。
很多人的烦恼,不是因为物质缺乏,而是因为他们虚荣,他们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,他们想炫耀自己。
孔子被困在两国之间,七天七夜不能生火做饭,大公任去看他,给他讲了一个故事。
有一种鸟,叫意怠,它飞得很慢,就像不能飞一样,所以它不会飞在最前面,也不会落在最后面,栖息时也跟其他鸟挤在一起,吃东西的时候不会先吃,所以不会受到排斥。
大公任还讽刺孔子:
你用心装扮自己,显示自己的才干,想惊醒愚顽之人,你注重修养,想让别人看见自己的污浊,这就是你为什么会被困在这里的原因。
你特意展现自身的优越,就会有人嫉妒你,他们嫉妒你,就会害你。
可究其原因,还是你自己害了自己。
人一旦执着于外在的东西,烦恼就会不断,因为外在的东西,今天是你的,明天可能就是别人的,任何人对于它们来说,都只是过客,物质如是,权势如是,名声亦如是。
庄子说自己处于有用和无用之间,顺应道德,顺应自然,故而无所用,也无所不用。
他参与这世间的活动,却从不为这些俗事所累。
人家见国王,恨不得把自己装扮得更好,以免丢了面子,可庄子见魏惠王,却跟平时一样,穿着打补丁的衣服。
一方面,是因为他真的很穷,没有更好的东西。
但他也不在意,该怎么样就怎么样,反正生活只是自己的。
魏惠王看见庄子衣服这么破,问庄子:
你怎么如此穷困潦倒的?
庄子也不客气,直接回魏惠王,我这单纯就是穷的,有道德不能实施,是困顿,没钱时穷。
生活在这样的国家,怎么会不困顿,他把文明社会看成是道德的荒漠,有德性的人在这里都会困顿。
事实上,以庄子的才华,要是他追求有用,那是很容易的,但他不愿意,有一次他在濮水钓鱼,楚王派遣使者去找他,想让他入朝为官。
庄子继续钓自己的鱼,还给使者讲了一个故事:
楚国有一个神龟,死了三千年了,楚王用精美的布把它包起来,供奉在神龛上,你说,这只龟是愿意在烂泥中自由自在地游,还是愿意死了把骨头留在神龛上显贵?
使者说:
“宁生而曳尾涂中。”
庄子说,那你们回去吧,我也愿意这样自由自在地活着。
庄子并不是什么都不做,他只是不愿意被束缚,该有用的时候,他去钓鱼,去谋生,而无用就是他的心态,无用之心态,就是心里空空荡荡,顺其自然。
这样,你就可以坦坦荡荡做你自己。
人们追求有用,因为他们觉得,那可以让自己生活得更好。
可什么是有用?
每个人都是由精神和灵魂两部分构成,一个在内,一个在外,而很多人所看到的有用,之兼顾了外在的部分。
学一门技术,那是有用的,因为它可以让我们获得物质,获得生活的资本,借此可以照顾好自己的身体。
如果不考虑灵魂,这当然没有问题,因为动物也将自己照顾得很好,他们只考虑生存和生殖,也一代代活下来了。
但正因为这样,它们是动物。
人不一样,人如果不关注精神,就会被欲望控制,而欲望,是没有尽头的,你的生活明明已经挺好的,但是你和更好的人一比,就觉得自己竟如此差。
怎么办呢?
做些无用之事,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成为自己,比如闲暇时读读书,看看那些经典作品,不会让你赚更多钱,但却可以让你的精神饱满,从而活得更好。
有些东西看似无用,但却可以让我们活得更好,我们看不见,摸不着,但我们却因此活得更加有滋有味。
有用的东西,可以让我们活着。
但有些无用的东西,却能让我们活得像一个人,而不是一个木偶,一架机器。
庄子是一个奇葩,在举世皆求有用的时候,他看到了一个无用的世界,在人人都追求成功,追求名利的时候,他告诉我们,你可以不成功。
一个人活得好不好,不是看他有多大的名声,不是看他有多少财富,而是看他在多大程度上对自己满意。
文|不有趣灵魂
关键词: